|





| EINECS编号 | 231-628-5 |
| 品牌 | 成都万象宏润 |
| 用途 | 着色剂 |
| 英文名称 | BeetRootRed |
| 型号 | 食品级 |
| 来源 | 天然着色剂 |
| 别名 | 甜菜红 |
| CAS编号 | 7659-95-2 |
| 主要着色成分 | 甜菜红 |
| 分子式 | C24H26N2O13 |
| 有效物质含量 | 99 |
| 色素含量 | 99% |
甜菜红色素
色素说明:
甜菜红色素是从藜科红甜菜(Bata vulgaris L.var.rubra)块茎中,用酸性水提取,再去除其中的盐类,糖类,蛋白质等杂质,精制而成的产品。
甜菜红主要来源于红甜菜的茎块中,常用组织培养法制取,颜色为红至红紫色,主要成分为甜菜红素。该色素耐酸性较好,耐热性较差。
适用于糖果、糕点、果子露、人造肉等。
来 源: 甜菜红色素是从食用甜菜的根提取精制而成。
外 观: 红色或紫红色粉末。
性 状: 溶于水,微溶于乙醇。酸性是呈紫红色,碱性时变蓝色,对光稳定性稍好,对热稳定性差.
成 分: 其主成份为甜菜苷。
用 途: 本品可用于对糖果、饼干、饮料、肉制品、腊肉、酒类等食品着色。
使用方法: 用纯净水稀释到所需浓度即可使用。
包装储存: 包装按客户所需;本品应贮存于干燥,避光处,密封保存。
常用规格: 项目 指标
国家标准: GB1886.111-2015
应用标准: GB2760-2014
色价 E(1%,1cm,535nm) 可供应色价:4-4.5
甜菜红素一般以糖苷的形式存在,有时也有游离的甜菜红素。甜菜红素分子在缺氧、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很容易在C15位上发生差向异构形成异甜菜红素。
甜菜色素易溶于水呈红紫色,在pH4.0~7.0范围内不变色;pH小于4.0或大于7.0时,溶液颜色由红变紫;pH超过10.0时,溶液颜色迅速变黄,此时甜菜红素转变成甜菜黄素。
甜菜色素的耐热性不高,在pH4.0~5.0时相对稳定,光、氧、金属离子等可促进其降解。水分活性对甜菜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,其稳定性随水分活性的降低而增大。
甜菜色素对食品的着色性好,能使食品具有杨梅或玫瑰的鲜红色泽,我国允许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而定。
PH色谱
甜菜色素是存在于食用红甜菜中的天然植物色素,由红色的甜菜红素和黄色的甜菜黄素所组成。甜菜红素中主要成分为甜菜红苷,占红色素的75~95%,其余为黄色的甜菜黄素,异甜菜苷、前甜菜红苷、异前甜菜苷以及甜菜色素的降解产物等。甜菜黄素包括甜菜黄素I和甜菜黄素II。是一种吡啶衍生物。甜菜红素分子在缺氧、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很容易在C15位上发生差向异构形成异甜菜红素。
甜菜红素为红紫至深紫色液体、块或粉末状物、糊状物,易溶于水,难溶于醋酸、丙二醇,不溶于乙醇、甘油、油脂。甜菜红苷的*吸收波长为538nm。甜菜色素易溶于水呈红紫色,在pH4.0~7.0范围内稳定;pH小于4.0或大于7.0时,溶液颜色由红变紫;pH超过10.0时,溶液颜色迅速变黄,此时甜菜红素转变成甜菜黄素。光、氧、金属离子等可促进其降解。水分活性对甜菜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,其稳定性随水分活性的降低而增大。抗坏血酸对甜菜红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。
甜菜红安全性高,1976年JECFA曾规定其暂定ADI无需规定。1982年考虑到应用较广且已有纯品甜菜苷出现,而毒理学资料不足,故撤销其暂定ADI。1987年JECFA第31次会议再次评价,确定其ADI无需规定。
质量要求
含量(甜菜苷):4%;
砷(As):≤0.0003%;
铅(Pb):≤0.001%;
重金属:≤0.0004%;
其他:薄层层析,碱性与其他酸性染料复合规定。
甜菜色素对食品的着色性好,能使食品具有杨梅或玫瑰的鲜红色泽,中国允许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而定。但由于其耐热性较差,因而不宜用于高温加工的食品。因其稳定性随食品的水分活性的增加而降低,故不适用于汽水、果汁等饮料。中国规定,本品使用范围和*使用量:果味型饮料(液、固体)、果汁型饮料、汽水、配制酒、糖果、糕点上彩妆、红绿丝、罐头、浓缩果汁、青梅、冰激凌、雪糕、甜果冻、威夫饼干夹心,按正常生产需要使用。用于冰棍等冷食着色时,用量约为0.5g/kg。对于糖果等需要热加工的食品,在凉糖或热处理后加入,用量为:水果硬糖1g/kg,琼脂软糖0.5g/kg。此外,还可用于色拉调味料、卤汁、软饮料、糕点上彩妆等。用于风味酸奶,*使用量为0.8g/kg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