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EINECS编号 | 见包装 |
品牌 | 成都万象 |
用途 | 酶制剂 |
酶活力保存率 | 99% |
型号 | 食品级 |
别名 | 谷氨酰胺转胺酶 |
CAS编号 | 80146-85-6 |
重金属 | 0.001% |
英文名称 | Glutamyltransferase |
砷含量 | 0.01% |
酶活力 | 10万 |
分子式 | C27H44O3H2O |
有效物质含量 | 99 |
TG酶性状 是一种可以催化转酰基反应,从而导致蛋白质(或多肽)之间发生共价交联的酶。转谷氨酰胺酶可以催化蛋白质之间发生交联,发生以下变化:使蛋白质改性,改性后的蛋白质其塑性、持水性、水溶性和功能性得到改善;保护了食品中的赖氨酸免受各种化学反应的破坏;可用于包埋脂类或脂溶性物质;可以形成耐热、耐水性的膜;在形成凝胶过程中不需要热处理;通过将包含各种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之间交联,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。目前,转谷氨酰胺酶已应用于肉制品、鱼肉制品、乳制品、植物蛋白制品、焙烤制品、固定化酶、可食性包装中。微生物产生的转谷氨酰胺酶有许多优点:热稳定性好;pH范围广;对Ca2+无依赖性。
酶制剂、品质改良剂
肉制品
在肉制品加工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*重组低价值的碎肉,提高制品的外观、风味和质构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由于转谷氨酰胺酶在肉制品重组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,因此使用转谷氨酰胺酶最多的是肉制品工业。交联的蛋白质还可以作为脂肪替代物,生产低脂肉制品。用转谷氨酰胺酶处理,可提高肉制品的颜色。将血红蛋白交联后,可作为抗氧化剂在肉制品中应用。
鱼制品
鱼肉蛋白在低温下形成凝胶,据报道是由于鱼肉本身所含有的转谷氨酰胺酶作用的结果。在6中不同的鱼中转谷氨酰胺酶活力大约为0.1~2.4IU/g(湿重)。因此当原料品质比较差(如冻鱼)时,可通过添加转谷氨酰胺酶提高产品凝胶强度,减少蒸煮损失,提高产品品质。
乳制品
酪蛋白是转谷氨酰胺酶的良好底物,其中β-酪蛋白、κ-酪蛋白优于α-酪蛋白。在奶酪生产中,经过转谷氨酰胺酶处理后,使乳清蛋白与酪蛋白交联在一起,可以提高奶酪的产量。在酸奶生产中使用转谷氨酰胺酶可以生产高品质低脂酸奶。乳中蛋白经过转谷氨酰胺酶处理后,可用作可食性涂膜、包装材料,提高产品外观及保质期。
植物蛋白制品
所有研究都表明,经过转谷氨酰胺酶处理后,大豆蛋白都发生交联,交联程度与球蛋白的表面赖氨酸、谷氨酰胺的含量有关。因此要通过热处理、化学处理,使球蛋白结构打开,增加其表面的赖氨酸和谷氨酰胺的含量。大豆蛋白经过改性后,其溶解性、对酸稳定性、乳化性、乳化稳定性、凝胶性都得到提高。
用于肉制品、鱼制品、生湿及干面条,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。
酶制剂在不同贮存温度下,其活力会随时间不同程度地逐渐失去,建议贮存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下,应在低温条件下避光保存。
贮藏过久或贮藏条件不利,如温度湿度过高,则需要在使用时适量的增大添加量。
安全:
谷氨酰胺转胺酶属于纯天然的酶制剂,是蛋白质。食用使用酶制剂的食品如同食用含有蛋白质类食物一般,对人体有益无害;对于部分敏感人群,如直接摄入高浓缩的酶粉或雾滴,有可能引起过敏,过长时间接触有可能刺激皮肤、眼睛和粘膜组织。
在操作过程中建议配戴口罩、眼罩等防护用具,剩余或洒出的酶粉需及时处理,对于大量洒出的酶粉应轻轻扫回容器,少量则用真空吸走或用水浸湿清理。
谷氨酰胺转胺酶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,易受重金属离子(Fe3+、Cu2+、Hg+、Pb+等)和氧化剂的抑制及破坏作用,在贮存或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之接触。